对口本科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10-24  点击:

涿州职教中心对口本科部对口高考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6603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

3

四、培养目标

对口升学的学生主要参加河北省对口高考,毕业生进入大学本科专业进一步深造。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部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口本科部电气自动化专业

(一)职业素养

1.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健康的身体,美的心灵。

4.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具备较强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能力。

5.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6.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职业沟通能力,能用行业术语、文化与同事和客户沟通交流;

2.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3.能够应用Protel DXP绘制电子电路原理图及简单电路PCB板的设计;具有识读电子整机线路的能力;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功能电路;

4.掌握安全用电知识、交直流电路原理、变压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各种电工材料的选用、各种电工仪表的工作原理

5.具备现场组织、指导、检查施工班组进行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的能力,并能够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工艺标准、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6.具备从事制冷行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能力;

7.具备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学习能力和从事电气行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能力。即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行为能力。具备竞争意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即自我控制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等


八、课程结构

1.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高考必考科目和物理、政治、历史、体育。

2.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

1)专业理论课

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力拖动控制电路

(2)专业技能课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电机与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修、电子产品装配、整机调试与故障排除、照明电路配电板和LED电路的安装等。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部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高考专业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高考必考科目和物理、政治、历史、体育。

专业课包括专业课高考科目,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648

2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648

3

外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648

4

物理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60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8

6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7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8

体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8

(二)专业课


4.电气自动化专业

1)专业理论课专业核心课: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开设4个学期,第一、二、五、六学期,每周4课时;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开设2个学期,第三、四学期,每周4课时;电力拖动与技能,开设1学期,第五学期,每周4课时;电工仪表与测量,第五、六学期,开设2学期,每周2课时。


2)专业技能课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电机与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修、电子产品装配、整机调试与故障排除、照明电路配电板和LED电路的安装等。

七、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1.公共基础课

数学、语文、英语三学年共6个学期按每周6节开设,物理,开设二学年4个学期,每周2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开设二学年4个学期,第一学年每周2课时,第二学年每周1课时。历史,信息技术开设一学年2个学期按每周2节开设。

2.专业课

电气自动化专业专业核心课:

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开设4个学期,第一、二、五、六学期,每周4课时;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开设2个学期,第三、四学期,每周4课时;电力拖动与技能,开设1学期,第五学期,每周4课时;电工仪表与测量,第五、六学期,开设2学期,每周2课时。





(二)教学安排建议

1.公共基础课教学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每学期18周左右)

1

2

3

4

5

6

理论基础课

语文

648

6

6

6

6

6

6

数学

648

6

6

6

6

6

6

外语

648

6

6

6

6

6

6

物理

160

2

2

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8

2

2

1

1



历史

72

2

2





信息技术

72

2

2





体育

108

2

2

1

1



2.专业课教学安排

电气自动化专业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每学期18周左右)

1

2

3

4

5

6

专业课

电子

288

4

4



4

4

电工

144



4

4



电拖

72





4


电仪

72





2

2


八、教学实施

教学要求

1.文化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在对口升学中各占120分。文化基础课教学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对口升学考试大纲组织教学,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分组教学、讲练结合、讲考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学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课教学

各专业部负责专业课教学。专业课按照对口升学考试大纲的要求,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特色,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使中职教育与高职本科教育对接。

九、教学过程评价

1.全面客观的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及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就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全面客观的进行评价,就必须吸纳来自不同渠道的考核意见。学生多渠道评价表如下所示。

表:学生多渠道评价表

评价渠道

评价形式

学校教学部门评价

学校指导教师及教研室的评语

班主任评价

班主任评语

任课教师评价

上课、作业等方面综合评价

毕业后评价

毕业后一年内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2.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手段,并注重平时成绩。

课程考核

考核

项目

考核办法

比例



过程考核

态度纪律

1.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问答问题、课堂实践示范情况,有教师和学生干部综合评定得分;

2.根据上课考勤情况,有教师和学生干部评定纪律得分

20

项目实践

1.根据学生实践情况,由学生自评、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

2.根据完成时间、完成质量、是否创新,由小组长评价和教师抽评相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

40

结果考核

考试

统一组织理论、技能考试。

40

合计

100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考核比例

评价标准

优秀86-100

良好70-85

及格60-69

课堂学习

30

没有缺勤情况;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

缺勤10%以下;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能向老师提问,并回答问题。

缺勤30%以下;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能基本回答教师提问。

课外学习

30

能按时完成课外拓展练习;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

能按时完成80%课外拓展练习;能进行自我学习。

能按时完成60%课外拓展练习。

小组学习

40

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能主动代表小组参与小组间的竞赛;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积极组织小组学习活动;能帮助或辅导成员进行有效的学习。

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能帮助或辅导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学习。

能参加小组活动;能在小组成员的辅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

合计

100

十三、技能实训环境

各门专业课实训环境均由专业部提供。



Copyright@2021 涿州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