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职教中心对口本科部对口高考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应用专业(7102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对口升学的学生主要参加河北省对口高考,毕业生进入大学本科专业进一步深造。
五、职业范围
序号 |
专业 |
对应职业(岗位) |
专业(技能)方向 |
1 |
计算机应用专业 |
办公文秘 |
计算机办公应用 |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部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口本科部计算机应用专业:
(一)职业素养
1.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Word字表处理软件、中文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文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C#程序设计、My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八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操作的能力。
3.综合利用上面八门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计算机基础知识约占8%
2.Windows 理论知识约占3%
3.Word理论知识约占3%
4.Excel理论知识约占3%
5.PowerPoint理论知识约占3%
6.MySQL数据库理论知识约占23%
7.计算机网络基础约占17.5%
8.C#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约占27%
9.Windows 上机技能占7%
10.Word上机技能占30%
11.Excel上机技能占30%
12.PowerPoint上机技能占13%
13.C#程序设计上机技能占20%
七、主要接续专业
计算机应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数据库应用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网格安全专业、程序设计专业、动漫专业等。
八、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和各专业高考核心课
专业技能课(150分)
1.Windows 基本操作(10分)
2 Word 的操作(45分)
3 Excel 操作(45分)
4 PowerPoint 操作(20分)
5 C#程序设计(30分)
|
|
专业理论课(240分)
1.计算机应用基础
2.办公软件
3.计算机网络
4.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
5.C#编程语言
6.1+X认证课程(电子商务、网络安全、WPS、计算机调试)
|
|
1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部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高考专业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高考必考科目和物理、政治、历史、体育。
专业课包括专业课高考科目,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648 |
2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648 |
3 |
外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
648 |
4 |
物理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60 |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08 |
6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72 |
7 |
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72 |
8 |
体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08 |
(二)专业课
1.计算机专业
(1)专业理论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文字录入 |
熟练掌握中英文打字;英文录入速度不低于每分钟180字符;中文录入速度不低于每分钟60字。 |
54 |
2 |
办公软件 |
Word2010字表处理软件、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软件 |
192 |
3 |
计算机网络 |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工作原理、网络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握简单局域网搭建及应用,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等基本技能 |
90 |
4 |
WINDOWS 7 |
熟悉Windows7操作系统基本环境,掌握Windows7桌面操作基本技能,掌握任务栏、活动浏览窗口、系统与维护、用户安全及网络设置等基本操作。 |
32 |
5 |
数据库MySQL |
了解MySQL的特点、运行环境,安装、启动和用户界面。掌握MySQL数据库基本概念、项目管理器的使用、数据表操作,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创建与修改、程序设计的语法规则,表单设计、菜单设计、创建报表。 |
216 |
6 |
编程语言C# |
了解工程和工程组的概念,程序设计语法规则,文件操作,数据库连接,了解函数Cint、Fix、Cbool、Cbyte、Cdate、Cdbl、Cstr、Sin、Cos、Atn;掌握C#工程基本概念、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类型、函数、表达式、控制结构、数组、过程应用和参数传递的使用;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利用窗体和控件设计简单应用程序。 |
208 |
(2)专业技能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Windows 基本操作 |
创建文件及文件夹、文件及文件夹属性设置、文件命名、查找文件、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创建文件快捷方式 |
32 |
2 |
Word 的操作 |
文档的创建、打开、输入与保存、特殊符号的输入、文本的选定、插入与删除,撤销与恢复、文本的移动与复制操作、查找与替换文本、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页面格式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使用格式刷、页面排版设置、文字与段落的边框与底纹的设置、表格的创建、修改操作、表格中数据计算(数据排序、计算)、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图形和图片的插入方法、图片格式的设置、自选图形的绘制和编辑、简单数学公式的插入和编辑、文本框的创建与使用、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 |
80 |
3 |
Excel 操作 |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建立、打开、保存和关闭;Excel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行、列、快速启动按钮等基本操作;数据输入和编辑;工作表的选定、插入、删除、复制、移动;工作表的重命名;单元格的选定、复制、移动;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单元格数据填充(包括特殊字符的填充)及自动填充数据;工作表的格式化;工作表行高与列宽的设置;设置条件格式、自动套用格式的操作;数据计算;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和复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常用函数的使用(SUM、AVERAGE、MAX、MIN、COUNT、IF、SUMIF、RANK、COUNTIF、DATE、VLOOKUP、DAY、TODAY、NOW、MONTH、YEAR 、TRIM、UPPER、LOWER、TEXT、LEFT、RIGHT、MID、LEN、REPLACE、SUBSTITUTE、AND、OR、NOT、XOR、ABS、AVERAGEIF、RANK.EQ、SUMIFS、AVERAGEIFS、COUNTIFS等);数据清单的建立方法;数据清单内容的排序操作;数据清单内容的筛选操作(包括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数据清单内容的分类汇总操作;Excel图表应用 |
80 |
4 |
PowerPoint 操作 |
演示文稿基本制作、效果设置、动画设置、放映设置及打包 |
64 |
5 |
C#程序设计 |
C#窗体的创建和使用方法;标签(Label)属性:AutoSize、Text、Focused、Font、Height、Size、Visible、Width、Text Align、Name、Image、Anchor、BorderStyle、CanFocus;文本框(TextBox)的属性:Text、TextLength、MaxLength、Multiline、PasswordChar、SelectedText、ReadOnly、TabIndex;文本框(TextBox)的事件:TextChanged;按钮(Button)的属性:Name、Enabled、Text、TabIndex;按钮(Button)的事件:Click、Enter、MouseUp、TextChanged;组合框(ComboBox)的属性:DroppedDown、Items、SelectedIndex、SelectedItem、SelectedText、Sorted、Text;列表框(ListBox)的属性:Items、MultiColumn、SelectedItems、Sorted、Text;单选按钮(RadioButton)的属性:Checked、Text;复选框(CheckBox)的属性:Checked、CheckState、Text;滚动条(HScrollBar、VScrollBar)的属性:Value、SmallChange、LargeChange;时钟控件(Timer)的属性:Interval;时钟控件的Tick事件 |
80 |
(一)基本要求
1.公共基础课
数学、语文、英语三学年共6个学期按每周6节开设,物理,开设二学年4个学期,每周2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开设二学年4个学期,第一学年每周2课时,第二学年每周1课时。历史,信息技术开设一学年2个学期按每周2节开设。
2.专业课
计算机专业
办公软件三学年共6个学期按每周4节开设,文字录入开设第一学年第1个学期,每周3课时,计算机网络开设二学年4个学期,第一学年每周2课时,第二学年每周3课时,数据库MySQL开设二学年4个学期按每周3节开设,编程语言C#开设二学年4个学期按每周4节开设。
(二)教学安排建议
1.公共基础课教学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每学期18周左右) |
1 |
2 |
3 |
4 |
5 |
6 |
理论基础课 |
语文 |
648 |
6 |
6 |
6 |
6 |
6 |
6 |
数学 |
648 |
6 |
6 |
6 |
6 |
6 |
6 |
外语 |
648 |
6 |
6 |
6 |
6 |
6 |
6 |
物理 |
160 |
2 |
2 |
2 |
2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08 |
2 |
2 |
1 |
1 |
|
|
历史 |
72 |
2 |
2 |
|
|
|
|
信息技术 |
72 |
2 |
2 |
|
|
|
|
体育 |
108 |
2 |
2 |
1 |
1 |
|
|
2.专业课教学安排
计算机专业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每学期18周左右) |
1 |
2 |
3 |
4 |
5 |
6 |
专 业 课 |
办公软件 |
432 |
4 |
4 |
4 |
4 |
4 |
4 |
文字录入(计算机基础) |
54 |
3 |
|
|
|
|
|
计算机网络 |
90 |
|
|
2 |
2 |
3 |
3 |
数据库MySQL |
216 |
|
|
3 |
3 |
3 |
3 |
编程语言C# |
288 |
|
|
4 |
4 |
4 |
4 |
八、教学实施
教学要求
1.文化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在对口升学中各占120分。文化基础课教学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对口升学考试大纲组织教学,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分组教学、讲练结合、讲考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学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课教学
各专业部负责专业课教学。专业课按照对口升学考试大纲的要求,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特色,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使中职教育与高职本科教育对接。
九、教学过程评价
1.全面客观的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及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就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全面客观的进行评价,就必须吸纳来自不同渠道的考核意见。学生多渠道评价表如下所示。
表:学生多渠道评价表
评价渠道 |
评价形式 |
学校教学部门评价 |
学校指导教师及教研室的评语 |
班主任评价 |
班主任评语 |
任课教师评价 |
上课、作业等方面综合评价 |
毕业后评价 |
毕业后一年内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
2.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手段,并注重平时成绩。
课程考核
考核 项目 |
考核办法 |
比例 |
过程考核 |
态度纪律 |
1.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问答问题、课堂实践示范情况,有教师和学生干部综合评定得分; 2.根据上课考勤情况,有教师和学生干部评定纪律得分 |
20% |
项目实践 |
1.根据学生实践情况,由学生自评、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 2.根据完成时间、完成质量、是否创新,由小组长评价和教师抽评相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 |
40% |
结果考核 |
考试 |
统一组织理论、技能考试。 |
40% |
合计 |
100% |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考 核 点 |
考核比例 |
评价标准 |
优秀86-100 |
良好70-85 |
及格60-69 |
课堂学习 |
30% |
没有缺勤情况;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 |
缺勤10%以下;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能向老师提问,并回答问题。 |
缺勤30%以下;能够爱护实训场地设备和卫生;能基本回答教师提问。 |
课外学习 |
30% |
能按时完成课外拓展练习;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 |
能按时完成80%课外拓展练习;能进行自我学习。 |
能按时完成60%课外拓展练习。 |
小组学习 |
40% |
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能主动代表小组参与小组间的竞赛;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积极组织小组学习活动;能帮助或辅导成员进行有效的学习。 |
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能帮助或辅导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学习。 |
能参加小组活动;能在小组成员的辅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 |
合计 |
100% |
十三、技能实训环境
各门专业课实训环境均由专业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