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的初夏时节,阳光透过层叠的树叶洒下斑驳光影,蝉鸣声声,为宁静的校园平添了几分生机。值此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师生校园生活,提升文化素养,茶艺社团邀请知名茶文化机构“众夏茶叶”的资深茶艺师徐老师来校指导。5月28日下午,在校园内风景宜人的忠义园,徐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精心策划并呈现了一场主题为“享受夏日,端午安康”的沉浸式室外茶会雅集。


识器悟道,领略茶器之美
茶会伊始,徐老师便引领大家走进了茶文化的微观世界——器物认知。一方古朴雅致的茶席之上,各式茶器井然陈列。徐老师如数家珍,从承载茶叶的“茶则”、拨理茶形的“茶针”、泡茶核心的“盖碗”,到品啜香茗的“品茗杯”、“闻香杯”,乃至承载茶汤的“公道杯”,一一详细讲解其名称、材质(如紫砂、瓷器、玻璃的特性)、历史渊源以及在茶事流程中的独特作用与使用礼仪。她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一件茶器不仅是工具,更是承载茶道精神、连接人与茶、人与人情感的媒介。”师生们近距离观察、触摸这些器物,感受其温润或清冷的质感,在徐老师生动的讲述中,对茶器的认知从模糊变得清晰,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茗香解暑,分享夏日茶知
随着热水注入盖碗,茶香氤氲而起,弥漫在夏日的空气中。徐老师结合“享受夏日”的主题,重点分享了夏季饮茶的健康之道与实用知识。她介绍了适合夏日的茶类,如清新爽口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花香馥郁的白茶(如白牡丹)、以及消暑生津的乌龙茶(如清香型铁观音),并详细讲解了它们不同的制作工艺、风味特点和保健功效(如清热解毒、提神醒脑、补充水分与矿物质)。徐老师还特别传授了夏日冷泡茶的简易制作方法及选茶要点,以及如何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茶饮。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问互动,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徐老师强调,一杯好茶,不仅能驱散暑热,更能静心宁神,是夏日里最天然的“清凉剂”。
围炉共话,传递友爱安康
本次茶会的精髓,在于“分享”与“团结友爱”。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师生们分组围坐,亲手实践泡茶技艺。从温杯洁具、投茶注水,到掌握出汤时间、分茶品饮,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探索与互助的乐趣。学生们一同体验。当一盏盏清澈透亮、香气四溢的茶汤被缓缓斟入品茗杯,大家遵循“奉茶礼”,恭敬地双手奉予邻座师长或同学。一声“请喝茶”,一句“谢谢”,一个会心的微笑,茶香在指尖流转,温情在彼此心间传递。大家分享着各自杯中茶的不同滋味,交流着泡茶的感受,畅谈着校园趣事与端午习俗(如粽子的咸甜之争),欢声笑语与悠悠茶韵交织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一场茶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情感的联结,一次团队协作的实践,完美诠释了“团结友爱分享”的内涵。



端午寄情,茶韵悠长安康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活动尾声,徐老师借茶抒怀,点明“端午安康”的深意。她讲述端午时节饮茶的传统习俗,如饮用菖蒲茶、雄黄酒(以茶代酒更健康)的由来,并引导大家思考茶文化中蕴含的“和、敬、清、寂”精神,与端午节所倡导的爱国情怀、驱邪避秽、追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不谋而合。师生们共同举杯,以茶代酒,互道“端午安康”,祈愿彼此及家人在这个夏日里身心康泰,幸福绵长。
茶烟袅袅散入夏风,茶会圆满落幕。这场在绿荫下举办的“享受夏日,端午安康”主题茶会,不仅让师生们系统认知了茶器、学习了实用的夏日茶知识,更在亲手泡茶、奉茶、分享的过程中,增进了师生情谊、同窗之谊,营造了和谐友爱、互敬互学的校园文化氛围。茶香悠然,情谊深长,这份来自夏日的清凉馈赠与端午的安康祝福,将伴随书香,滋养每一位参与者的心灵。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雅集,点亮我们的校园生活!

